​假期临近结束,

小家伙们不管是否达到自己的目标,

都应该在学期伊始做好学习计划。

作为语文个性化辅导老师的我来说,

上学期整个期末复习阶段,

感受到最多的,是家长们的焦虑。

有时候我们会想,以前读书,

家长哪里有像现在这样操心。

殊不知,如今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效率,

与多年前太不同了。

语文,作为主课,

即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讨论一下——

家长如何陪伴孩子的语文学习。

语文学习的重要性

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语文是什么?

有人说,语文就是语言文字;也有人说,语文就是听说读写。

语文,一直以来就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角色。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高三结束,语文这门主课就一直伴随着孩子的学习生涯。

语文也是所有学科的基础,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字词句,离不开语文的理解和判断能力。这些浅显的道理,各位家长朋友都是了解的。

撇开学科,语文在生活中的作用也是贯穿一生的。孩子从牙牙学语到可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情,这是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学习和锻炼的。而在孩子进入校园之前,这一部分的学习和锻炼是归功于我们的家长朋友的。有的孩子能说会道,这离不开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的耐心引导。表达能力强,在今后孩子的发展和择业上面也会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

孩子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这是我的语文老师在我毕业的时候赠予我的一句话。说的是经过学习才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经过教授才知道自己知识的困惑。这句话适用于老师,也适用于家长。

现在孩子们的语文学习跟我们那时候是完全不同了。内容更多了,课外阅读的能力要求更高了。在这么多年的一线教学中,我也总结出一些“孩子在语文学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1、基础知识不扎实。

总是会出现明明平时都会的字词,一到考试就出错;明明会背的诗词,一到考试就想不起来了。

2、阅读能力很薄弱。

每次阅读题扣分最多,尤其记叙类文章。一分两分地扣,一加就不得了。

3、一提写作就头疼。

最害怕写作文,不管碰到什么类型的作文题目,第一反应都是:好难啊,我不会。

该如何陪伴孩子学习语文

那么,针对上述问题,家长该如何陪伴孩子的学习呢?

我有几个关键词:关心、引导、尊重

关心

这个关心是全方位的,不仅仅局限于语文学习。我们首先要从生活上关心孩子,也不仅仅关心他们的日常起居,因为这是最基本的。我们要关心的是他们最近一阵的学习状态。

我曾经接触过一个一年级的女孩子,母亲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女孩子从小跟着外公外婆长大,不是一般的宠溺。等到一年级期末考试后,学校语文老师让孩子去补考,母亲才意识到孩子可能真的落后了。一年级平时语文成绩70分左右,该会的字不会写,应该会判断的词语也不会。整个学习状态停留在幼儿园时期,家长并不知道是什么状况。这就属于关心不够。

引导

面对孩子调皮捣蛋或者手足无措的时候,我们要学会引导。不要直接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而是引导他自己说出要怎么做。这样的目的既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是让孩子有“自己做出的决定一定要达成”的责任心

每次课结束之后,我会用引导的方式给孩子们布置作业。比如这堂课主要是阅读训练,我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就问孩子:今天我们要完成几篇阅读练习?2篇还是3篇?不是让他们选择做或不做,而是选择完成几篇,自然涵盖了这个作业是必须要做的。而孩子在做出选择之后,因为责任心就必须完成练习。这样的效果是比较好的。

我在上课过程中,也常会遇到一种情况。问孩子这周的作业放在哪里,孩子第一反应就是仰头大声呼唤:“老妈!我的作业本在哪里?老师要看~”然后孩子妈妈呼哧呼哧跑过来,从孩子的一堆学习教材和资料里面找。我心里会想,到底是孩子读书,还是家长在读书。这种事情,本应该由家长引导孩子自己动手完成。

尊重

我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学生给我的评价是亲切、容易亲近。很多孩子会跟我讲不愿意跟家长分享的东西。前天给一个学生上课的时候,他就说了一句“我喜欢跟你学语文,因为我觉得我们很谈得来。”“谈得来”绝不是陪着孩子瞎扯,而是我会静静地倾听孩子想要跟我分享的东西。这就是尊重。

就在去年,一个原本很优秀的初三的男孩子在上课的时候告诉我,他不愿意好好学,反正不管怎么学,他妈妈都是骂他。后来知道,孩子出自单亲家庭,母亲担起了养育他的重担。可能工作不顺心,她把火气发到了孩子身上。这个男孩子低声地说:我不想进步,反正我考得好,她还是要说我。

我不敢说我的教学水平有多高超,但是确实很多学生在我的陪伴下培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语文成绩。孩子们都很单纯,他们会因为喜欢一个老师而喜欢学一门课。我正是抓住了孩子们的心,让他们喜欢我,进而喜欢上语文。

家长朋友们,我们要明确,孩子并不是我们的附属品。他们被我们带到这个世界,从出生那一刻开始,就是一个独立的人,就应该得到尊重。孩子在得到尊重之后才会跟我们敞开心扉,我们才能了解到孩子在学习上出现了什么问题。

回到今天的主题:陪伴。

接下来,我会结合语文的学科特点,给家长朋友们一些可以具体实施的建议,这些也都是我平时在教学过程中切实在做的。怎么陪伴孩子的语文学习。

1、基础  重在积累  

朗读打卡/积累本/错题本

2、阅读  重在理解  

练习/探讨/结合文本和实际

3、写作  重在表现  

观察/表达/呈现

语文按照学习和考查的内容,大致上分为“基础”“阅读”和“写作”。

1.基础。基础部分,重在积累。

积累众多的字词诗句,是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的一部分。基础部分看似简单,但如果想在考试的时候万无一失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现在的小升初面试,也更加注重孩子的文化积累,这个仅在学校学是完全不够的。有的孩子平时死记硬背,到关键时刻写错字或者记不起来,原因就是他们读得太少。我带到过一个学生平时基本不出声读书的。学语文,怎么能不朗读?

课外语文辅导中,我很少在上课的时间给孩子们专门复习基础知识部分,但是通常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我就会提出了日常任务。我的学生,每天按时跟我微信#朗读打卡#15-20分钟。读完按照一定格式填写,记录打卡天数。可以说,基础部分的提高是在平时潜移默化的。

提出这个任务之后,我会手把手先教孩子们怎么操作实施。家长朋友们也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如果孩子不是自觉的类型,可以承诺读满多少天,给一些小奖励。比如朗读满10天,可以怎么样,满30天,奖励什么等。这个承诺是双方答应并且达到之后一定会兑现的,这是孩子对你的信任的养成。当然,不是特别建议一些家长承诺孩子金钱的奖励。

然后,就是积累本和错题本的运用。孩子们可能会在学数学和英语的时候准备错题本,因为这两门学科的错题和知识点比较直观。往往忽略了语文其实也可以很好地运用错题本。其实语文错题本也可以归为积累本的一种,因为也是起积累作用。家长朋友们可以引导孩子在平时的语文学习当中,把作业本、考试卷或者其他学习资料上不会的字词,写错的内容记录到积累本上面,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明。在下一次考试复习的时候,只需翻看积累本,就完成了复习,大大提高了效率。

孩子在读了一段时间之后,会慢慢养成朗读的习惯。语文,只要读起来了,积累了,基础部分的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2.阅读。阅读部分,重在理解。

首先,我们要从适当的课外阅读开始。如今的语文学习,仅仅靠课本上的一点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课外阅读量不同的孩子在小学阶段可能还看不出大的差距,但是到了中学,差距就逐渐明显了。课外阅读的内容,我建议选择中外非常优秀的作品。像中国古代四大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老人与海》,冰心、老舍等中国作家的作品等。条件允许的话,孩子看的什么书,家长自己要有所了解,最好可以跟孩子讨论起来。可以从情节、人物、或者写作手法上和孩子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知道孩子有没有用心,有没有真正理解。因为看了书之后有诉说的对象,孩子的积极性也能提高。

其次,就是考试过程中阅读的内容。这一部分往往是孩子失分的大头,我们该怎么陪伴他们提高呢?阅读大致分为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又大致分为记叙文阅读、说明文阅读和议论文阅读。其中说明文和议论文相较于记叙文而言相对好把握,因为这两种文体要考的内容是比较固定的。比较难的还是记叙文阅读,因为其中涉及文章内容理解的题目会容易失分。比较基础的一种做法,比如一道题从文中选取了一句话,让孩子写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一些孩子就会出现泛泛而谈的情况。家长朋友自己可以了解一些,这类分析题一定要紧贴句子的内容,按照句子的结构,找出关键词来逐一分析。

这样就涉及到结合文本和实际,有的题目会很明确地指出结合本文或者联系实际,无视这样的题目要求扣掉一半分数的情况出现最多。结合文本,就是紧贴文章的内容,从关键句和关键词入手。比如最常见的,题目问文中某一个人物的形象特点。一定是要从文章里找到表现这一个人物的相关句子,不管是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还是语言、神态,只要题目要求结合全文,答案里面就必须摘录文中出现的词和短语。联系实际,就是根据题目要求的主题,从身边发生的事中选取符合主题的事例,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来。只有找对文章语句了,能按照句子分析了,才能叫真正理解了。

家长朋友们先了解了这些,在帮助孩子分析作业和试卷的时候,就能更有针对性了。

3.写作。写作部分,重在表现。

说到写作,这个部分在语文考试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中考的40分,高考的60分。为什么我国古代科举考试通过一篇文章就能选出能为朝廷效力的人才?因为写文章需要一个人的综合能力。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都害怕写作文,因为还没有领悟到窍门呢!

首先,写作要有贴近生活的观察能力。孩子写作文不生动,写不出一个人或一件事的特点,还是因为他平时观察得不够,缺少这一类生活体验。我可以分享一下自己写作文和教作文的一些感悟。我自己在平时的生活中,会利用一些碎片时间进行观察,比如在等公交车的时候,我会观察每一个等车的人的表现;去医院的时候,也会观察病人、家属、医生、护士;去菜市场的时候,我也会观察摊贩和买菜的人等等。我把这些教给孩子,孩子也跟我一样去观察。有的孩子就能在作文里生动地表现出运动会的时候运动员和拉拉队员的特点,图书馆里面人们看书的各种姿势等等。这是观察的作用,家长也可以在课余时间多带孩子去不同的地方,引导他们体验和观察不一样的环境。

其次,会写要先会说。说,就是表达。我在上写作指导课的时候就发现,一些孩子心里能想到一件事情,但是说不出来。这种时候,就需要我们去引导他表达出来。可以提示事情的人物有哪些啊,在什么地方发生啊,过程是怎么样啊,结果是怎么样啊,自己是怎么的想的等等。这里,我想提示一点,如果孩子现在很喜欢表达,但是你没有过多时间去听他想表达的内容,那就引导他先用笔下来,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忙碌而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最后,表达得很好的孩子,就一定能呈现得很好。这就像是经过了一个过程,要出结果的时候了。不管孩子第一稿写得怎么样,都要先赞扬他。可以说字比以前进步了,这件事情选材特别好等等。然后再去提一点建议。告诉孩子,每个人都要努力做得比自己的昨天更好。作文也是一样。这么多著名的作家,他们的作品都不是一次性写好的,在出版之前经过多次修改才能最终定稿。我们的作文也是一样,要多改几次,改到最好之后就可以积累成自己的作文库。到一定数量之后也可以列印成册。因为我们的重视,孩子自己也会重视。

这里,我可以分享一点家长朋友自己就可以帮助孩子一起修改和提高的写作技巧。

1.点题。

点题要点两个“题”,一个话题,一个标题。考场上构思好作文之后,先思考开头怎么引入话题,结尾怎么点题。

2.文章结构的分布,注意详略得当。

和话题关联性大,能充分表现主题的事例要详写,关系不大,但是不能缺少,那就略写。如果跟话题无关,那就不写。如果所有的事例都按一样的字数去完成,那就很容易变成流水账了。

3.写作手法的运用。

写作手法包括类似写景抒情、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也包括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家长朋友可以先从简单的修辞手法入手去把关。看孩子作文里这类好句有没有,是不是够。还有一点就是,文采是通过修饰词去表现的。我们可以对比一下:

我吃了一个苹果。

贪吃的我大口大口地吃掉了一个红红的大苹果。

在读者看来,一定是有不同感受的。

我粗略地讲了上面这么多,接下来再分享一下在孩子的语文学习中,家长可以成为的角色:榜样(以身作则)、朋友、“学生”

1.榜样。

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你是什么样的,孩子就是什么样的。我们不能忽视榜样的作用。当我们在客厅看着电视,玩着iPad,就不能要求孩子安安静静地在房间写作业;当我们拿着手机刷屏,就不能强迫孩子去多看点课外书。

2.朋友。

我见过很多和孩子能无话不谈的家长,我觉得他们真的很棒。成为朋友了,才能真正陪伴孩子的学习。孩子什么话都能跟你说,你就能从中了解到孩子的学习状态和他出现的学习问题,及时对症下药。

3.“学生”。

这个“学生”是加引号的,因为不可能是孩子真正的学生。现在孩子们学的知识,大多数我们都是了解的。但是我们可以假装不懂,假装向孩子请教,让他们重新梳理知识,加深印象。我在上课的时候也常常会说:老师这个也不知道呢,你知道吗?给我讲讲呗!然后孩子就会特别自豪地说出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们讲完之后千万不要忘记夸奖一下,提高了积极性,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结    语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我们都在孩子的教育中不断摸索,家长朋友们在发现孩子问题之后自己想不出办法解决时,千万不要忘记“借力”哦!学校的老师,其他学生的家长等等,都可能提出很好的建议。

以上拙见,感谢大家的阅读和支持,我是语文个性化辅导老师——小婵老师。如果有什么疑问也可以提出来,大家可以在留言板一起探讨!